电子音乐的自由度在商业围剿下已被限缩了吗?

近年来,电子音乐的曝光度大肆提升,一场又一场的音乐节不断涌现,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品牌,各家公司无不卯足全力,希望将电子音乐带到另外一个层次。

近年来,电子音乐的曝光度大肆提升,一场又一场的音乐节不断涌现,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品牌,各家公司无不卯足全力,希望将电子音乐带到另外一个层次。

笔者曾参与过两场音乐节,一场是由友善的狗举办的「日落春浪」,另一场则是由Spunite举办的「Ultra Taiwan」…坦白说,我说不出两者有什么差别,当然,你可能会觉得Ultra的舞台比较厉害,日落春浪的票价比较亲民等等,但音乐呢?这不是「音乐」节吗?还是这是灯光音响博览会?

电子音乐的自由度在商业围剿下已被限缩了吗?

音乐开启了这一切,但却因为牵涉到主流、商业而退居次要,在这样的活动定位下,你得考虑多数人喜欢听什么、哪首歌在Youtube有最高的浏览次数,而不是表演者的选曲、桥段多有sense,这点是合理的,毕竟赔钱生意谁要做,但同时也觉得可惜,音乐的多元性就这样被这些「数字」绑住。

在一篇GQ的访问中,制作人Diplo提到自己对音乐节的看法,他觉得音乐节的音乐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循环,类似的桥段、选曲不断出现,或许因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曝光机会,唱片公司想尽办法也要让艺人播放自家音乐,也或许花大钱装设的硬体设备,如果艺人的音乐不够「炸」,不能发挥100%的效果,那何必搞一个这么华丽的舞台?

电子音乐的另个主要场域集中在小众音乐,小众的好处在于听众是为了音乐而来,也期待艺人可以开发自己的耳朵,因此在演出上没什么限制,但也意味着预算低,在硬体上无法让听众有太高的享受。

小众音乐与大型音乐节差别在于,小活动人数少,成本也低,所以内容常常是反射主办者的个人观点,大家认为小活动比较有个性也是因为如此;大活动要顾虑的东西比较多,节目清单一排出来,首先考量的是票房,没有办法率性而为。

说到这里,大家应该可以稍微了解音乐节与小众音乐在选曲逻辑上的不同,音乐节用「效益来选择音乐」,而小众音乐则用「音乐来带动效益」。

音乐节跟小众音乐没有绝对的好坏,我什至认为两者是相辅相成的,每一件事都是由主流到非主流,当一个人被主流开启求知的渴望时,自然就会有探索非主流的动机。

文章来自EarWorm

架势堂(casstop.com) —— “有摇滚,好架势!”

给TA赏一个
共{{data.count}}人
人已赏一个
乐队专访摇滚文化

风雨中总会收获一些惊喜,浅说中国金属乐队窒息乐队

2021-5-23 1:17:04

乐队专访摇滚文化

张浅潜:摇滚乐是一种向自由靠拢的力量。

2021-5-23 2:17:04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购物车
优惠劵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